提交中,请稍后...
 
  • 盂兰盆节,佛欢喜日,孝亲报恩
  •  主题类型  盂兰盆节
     详细地址  北京市海淀区
     主办寺庙  千亿大念诵

           盂兰盆节是指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日,也被称为“中元节”,有些地方俗称“鬼节”。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,佛教徒要举行盂兰盆法会,供奉佛陀和僧侣。让我们来了解一下,有关于盂兰盆节的来历与习俗吧。








           据《佛说盂兰盆经》的记载,盂兰盆(ullambana)是梵语乌蓝婆拏,“盂兰”译作“倒悬”(人被倒挂),盆是指盛放供品的器具,所以“盂兰盆”的意思是:用来救“倒悬痛苦的器物”。
     
           后来“盂兰盆”衍生为,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,供养佛陀和僧侣,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。



           释迦牟尼佛有一位重要弟子,名唤目犍连尊者,修持甚深,以神通著称,相传尊者的母亲做了很多坏事,死后变成了饿鬼,尊者通过神通看到后十分伤心,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,拿给母亲食用,可是饭一到母亲口边就化为了焰灰,尊者大声向释迦牟尼佛哭救,佛陀告诉他,必须集合众僧的力量,于每年七月中,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,供养十方僧人,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济度,尊者依佛意行事后其母终得解脱。




           西晋时《盂兰盆经》被译成汉文,因为其中提倡,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,与儒家传统的,孝顺父母的思想相符顺,普受历代君王的赞扬和重视,并在中国广为流传。
     
           据《佛祖统纪》记载,梁武帝在位时即开始设坛举行,盂兰盆法会,从那以后历代帝王臣民,多遵佛制兴盂兰盆法会,以报答父母、祖先之恩德。



           唐朝时唐代宗李豫,每逢七月十五日,都要在宫中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,城中的寺院也要备办供品,宋朝时儒释道合流日趋明显,民间将佛教的盂兰盆会,与道教的“中元地官节”相结合,诵经普渡流行开来,因此延生了“中元普渡”的民间习俗。





           到了清朝时,民众对七月十五的活动更为重视,各地寺院普遍举行盂兰盆法会,并在街巷设高台诵经念文,作水陆道场、放焰口,演《目连救母》戏,还有舞狮、杂耍等活动,夜晚时还点放河灯,称之谓“慈航普渡”十分热闹。


     






          何谓“自恣”?这与僧团结夏安居的制度有关,佛住世时的印度,因气候湿热、夏季多雨,因僧众们外出行走时,怕踩死昆虫等生物的缘故,因此佛陀制定了,“结夏安居”的制度。


          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五,至七月十五这段时间,所有僧侣皆不外出,聚集一处、坚持戒律,于七月十五日僧行自恣法,即请僧众举出各自所犯之过失,于大众中发露忏悔而得清净,自生喜悦称为自恣。






           结夏安居的僧众,经过三个月的精进用功,清净守护、实践戒法,德行圆满的缘故,故佛教界亦称此日为“佛欢喜日”,“僧宝节”、“供僧节”,以“供僧大会”或“供僧斋”,来表达对僧众的恭敬供养之心。



    七月十五既称“佛欢喜日”,则佛因何而欢喜呢?

    十方诸佛因见僧众
    能安居精进修行圆满
    故生欢喜
     
    僧众能自我反省检讨
    有犯过者均能发露忏悔回复清净
    故令佛欢喜
     
    佛闻解夏后僧众报告
    或得初果,二果,三果,四果
    畅佛所愿
    故令佛欢喜

    佛见众生,舍恶向善
    转迷成悟,返妄归真
    离苦得乐,即畅佛出世本怀
    故佛欢喜






    出家修行不务世俗营生
    是故比丘亦名“乞士”
     
    上乞无上菩提
    下乞色身供养

    众生供养得福故亦名福田僧
     
           诚如昙延大师临终嘱咐隋帝:“末代凡僧,虽未必如法,惟简善度之,自招胜福。倘随意毁之,则自招祸。帝闻之更哀恸不已,痛失良师,罢朝三日,设千僧斋以表其敬。”


     
    供养僧人有什么殊胜功德?

          “若能以饭食、卧具、医药供养十方僧众,籍此十方僧众清净共修,功德回向之力,能使供养者,往昔七世父母、六亲眷属得远离三恶道,现世父母及其本人,长寿无病无恼,衣食自然具足,身心安乐。”---《盂兰盆经》
     
           又云:“僧如大地,能长养一切善法功德。”僧宝是一切世间供养,布施、修福的无上福田,供僧是一种清净的供养,让众生当下远离烦恼贪执,得清净心。
     
           对供养者而言设百味佳肴,虔诚供佛斋僧,仗此功德不仅可救度,七世父母离尘出苦,增益现世父母福乐延年,也可广结善缘减轻业障,长养布施喜舍之心,更为当来深植出世的菩提善因。
     


     

    朝鲜
     
           朝鲜半岛的七月十五,又称为“百中节”,“百种节”、“亡魂节”等,是朝鲜的一个传统节日。此节日来自于中国佛教盂兰盆节,与道教的中元节,而后发展成独具朝鲜特色的“百中节”,相对于中国、日本的中元节,朝鲜更著重于祭祖及普度,而且更多的是,保留了秋季农夫庆丰收的原意。
     





    新加坡
     
           在新加坡的华人地区中,中元节除了上述的祭祖普度等,传统习俗之外,还有一项特别的表演活动,当地福建人(闽南人),称之为“七月歌台”或简称“歌台”。
     
           歌台表演通常安排于夜晚时分,台上表演包括诙谐短剧,魔术、劲歌热舞等,而且于整个农历七月都有表演。






    佛门主张七月为“孝道月”,着重在于孝亲报恩,慎终追远的精神涵义。


     
    殊胜妙宝大德僧,长养众生功德种
    能与人天胜果者,无过佛法僧宝众
    善心僧中施掬水,获福多于大海量
    微尘尚可有算期,僧中施宝无有尽

    我要供养
    100元
    5元
    10元
    50元
    200元
    500元
    800元
    1000元
    功德金额
    功德主名 *
    手机号码 *
    回向

     

    千亿大念诵主页间隔图
     
    ©2024 千亿大念诵
    技术支持:富贵布施




    主题信息 我要供养